老年人听力损失,是否需要佩戴助听器?
说起老年性耳聋,不少朋友认为这是身体机能衰退的表现之一,自己也并不太在意。子女在长辈“大声点听得见,不用配助听器”的婉拒下,也就听之任之了。那老年人听力损失到底是否需要佩戴助听器呢?除了年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老年人的听力?
老年性耳聋早期迹象
根据听力学的研究,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就会出现听力衰退,女性则稍晚一些。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耳聋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老年性聋表现各不相同,但多数有两个共同点:
1、双侧听力损伤基本相同
2、开始时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
此外,怕吵、听不清、存在明显的耳鸣、生病或生气后的一段时间内容易加重耳聋等也是老年性耳聋常见的问题。
在最初阶段,可能在理解词语方面出现困难。一般能够听见声音,但无法辨认词语。如果背景噪音比较大的话,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还可能会不自觉地以比平常大的声音说话。耳内出现振铃感(耳鸣)和无法听到高音调声音或许也意味着老年性耳聋。
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因素
与年龄有关的听力损失不能逆转。但除衰老这个无法抗拒的因素外,导致老年性耳聋的因素还有:噪声、药物、情绪、慢性病等。
比如长期接触环境噪声、外伤、耳毒性药物的影响、气候和情绪紧张等等。某些慢性病也是引发、加重老年人耳聋的重要原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良。
患有轻度到重度听力损失的老年朋友通常能说话交流,可受益于助听器。
老年人是否需要佩戴助听器呢?
说到助听器,部分老人会认为只要大点声说话就行,觉得不太需要,更没必要专门去门店验配。如果要用到,随便让孩子买个助听器,也能将就着听。事实上,听力损伤类型的缘故,老年人耳聋对助听器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随意购买使用和自身听力损失不匹配的助听产品,会存在声音信号过度放大的情况。而廉价低质的助听器产品更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不仅会听不清,更会损伤听力。听得清听得好,帮助听损用户重新回归有声世界,才是助听器的价值所在。
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会导致孤独、孤立和沮丧感,特别是对听力损失的老年人而言更为严重。若是察觉到家里的长辈听力可能出现问题,应尽早做详细的听力检查,并根据医嘱佩戴合适的助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