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力损失的原因
听力科学 •
我们平时所说的“耳背”“耳聋”都是属于听力损失。患有听力损失的人,其听力没有达到正常标准(双耳听阈为25dB或更好)。
听力损失程度划分,从轻度、中度、重度到极重度不等。
“耳背”一般是指轻度到重度的听力损失。耳背的人通常还可以说话交流,只是有困难,通过助听器等听力设备可以很好地改善。一般来说,若配助听器可解决的听力问题,不建议植入人工耳蜗。
“耳聋”一般是指有极重度听力损失,即基本或完全听不见。他们一般靠手语沟通,部分人戴助听器有效果。
听力损失有先天性原因,也有后天性原因。
先天性原因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可能由遗传性因素导致,也可能由于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某些并发症导致,包括:
1、孕妇感染风疹、梅毒或其它某种感染
2、低出生体重
3、出生窒息(分娩时缺氧)
4、妊娠期不当使用特殊药物(如氨基糖甙类、细胞毒性药物、抗疟药和利尿剂)
5、新生儿严重黄疸,可能损害新生儿听觉神经
后天性原因可能导致在任何年龄发生听力损失,例如:
1、脑膜炎、麻疹和腮腺炎等传染病;
2、慢性耳部感染;
3、耳内积液(中耳炎);
4、使用某些药物,例如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疟疾、耐药性结核病和癌症的药物;
5、头部或耳部受伤;
6、大量噪音,例如机器和爆炸发出的工作场所噪音;
7、娱乐中暴露于强烈的声音,例如高音量长时间使用个人音响设备以及经常去音乐会、夜总会、酒吧和体育赛事;
8、老龄,尤其是由感觉细胞退化引起;
9、蜡或异物阻塞耳道。